- A+
城市雕像,特别是风景名胜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像,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,是最闪亮的城市或园林装饰,是一个城市文明和人文氛围的名片。
但近日,深圳某商业街的两尊雕像,因涉嫌性暗示,被网友惊呼破坏三观,并冲上了热搜!
有网友表示:每一座雕像的背后都凝聚着设计者的心血。 其实,因为不同的文化差异,人们对雕像的理解也不同,所以不能一概而论!
也有网友表示:把这些大型雕像放在公共场所,简直就是破坏三观。 未成年人,尤其是青少年学生,频繁接触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?
也有网友表示:对于那些隐藏着浓郁城市文化和人文色调的石雕作品,其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,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,彰显城市文明的独特魅力。 如果这种石雕让人难以理解,或者令人反感,那么它到底如何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内涵的窗口呢?
对于裸体雕像,也有居民表示无法理解,不雅,应该拆除!
但也有少部分人对此嗤之以鼻,认为艺术只是不可理解或有争议的,争议越大,其价值就越高。 当时没有人能理解毕加索的作品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价值。
上海海河上的解放桥上也有许多奇特的雕像。 奇怪的是,雕像的形状又粗又脏。 很难想象一群孩子如果走到雕像下面会作何感想。
有人说,这是北京对外开放的象征。 正因为开放,才有可能有如此激情的表达形式。 于是我就在想,开放程度是不是和穿校服的数量有关系呢? 穿得少甚至不穿就比较开放,穿多了就显得保守、落伍?
近年来,全省不少地方的雕像呈现西化趋势。 很多地方原有的人文气息浓厚的雕像,已经被所谓的西方艺术品所取代。 不得不让人深思吗? 为什么我们的城市雕塑不能由出现在我们当地历史上的科学家、作家、医学家、农学家……来创作呢? 西方艺术一定要用雕塑吗?
如果所有的雕像都以正常为目的而无法被理解,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变形的雕像,踏入死胡同,这绝不是石雕艺术的创新和进步。
(图片来源网络村门牌坊,如有侵犯,删除!)
您对大型城市雕塑有何看法?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、转发、点赞!
